是日春分
▼
春分,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,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,晝夜等長,不偏不倚,陰陽參半,自此,春寒也就慢慢退去,人間迎來了溫暖的滿眼春光。
春分始,北方正式進入踏青游玩的最好時節(jié)。
“兒童放學歸來早,忙趁東風放紙鳶”,聽鳥兒啁啾林野,呼吸著清新的空氣,沒有什么比牽一線紙鳶,在藍天下自由奔跑更愜意了。“麻麻花的山坡風箏節(jié)”,也將在這樣的和風暖陽里拉開帷幕~
風箏,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,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古時風箏多以削細的竹、木為骨架,以絹、紙做成鷹的形狀,故稱紙鳶,后來在紙鳶上系上竹哨,放飛時響如箏鳴,始稱“風箏”。

我國著名的風箏產地,主要為北京、天津、山東濰坊、江蘇南通,以及廣東陽江。
北京作為六朝古都,代代傳承的風箏,又稱宮廷風箏,被譽為我國風箏中的“絕品之最”,原為專供朝廷命臣、達官貴人遣興的玩物,精細華貴,結構精巧,不惜工本。
4月5日“麻麻花的山坡風箏節(jié)”開幕當天,我們將著重工之筆,由宮廷風箏傳人現場親講、親授,打造一場春日山谷風箏節(jié)。
01. 由宮廷風箏傳承人,親述京派風箏的前世今生
京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分別為哈國良、孔祥澤和金福忠。其中,金福忠老先生創(chuàng)立的“金氏宮廷風箏”,因技藝精湛、造型美觀,深得慈禧太后的賞識。
開幕當天,我們將邀請第四代傳承人王赤峰老師,第五代傳承人王寒冰親臨現場,與我們一同講述風箏的奇妙歷史。
王赤峰
金氏宮廷風箏第四代傳人
北京市風箏協(xié)會會員
從7歲到70歲,王老師做了一輩子風箏,無論扎、糊、繪、放,均是構思獨特,既有濃厚的民間韻味,又具現代創(chuàng)意。老師尤擅做鷹,有鷹王之稱,幾十年的經驗累積下,扎制的盤鷹可一線操控,無風放飛,為一大絕活。
出身風箏世家的王寒冰,6歲由祖母王素云和父親王赤峰面授風箏扎制技藝,如今已經傳承技藝并繼續(xù)面向大眾推廣傳播金氏風箏。
02. 現場制作,專業(yè)老師親自教授
金氏風箏制作時講究選、扎、糊、繪、放五個步驟,比民式風箏多出“選”這個步驟,既包括制作風箏時的選料,又包括風箏的題材、內容、尺寸等,制作過程中更是存在21首扎制口訣及20種制作技法…
不同于市場上隨處可見的單一風箏,這個風箏節(jié)我們將邀請小院客人與老師一起,體驗真正的“宮廷風箏”。
精選打磨光滑的竹制骨架、結實又便于繪制的仿絹風箏面,根據小朋友們的特點,既容易掌握,又有足夠的發(fā)揮空間,從繪制、綁節(jié)、到放飛,由眼及耳,由耳及手,親自完成一頂無風也能放飛的神奇風箏!
03. 風箏專題展廳里,認識風箏、讀繪本
小院專為風箏節(jié)精心布置的“風箏小?!闭故緟^(qū),從大至兩三米的龍頭蜈蚣,到雙手大的迷你燕子風箏,更有鳳凰、金魚、胖燕、瘦燕、比翼燕、蛙燕六合同春等十余種款式陳列其中。
還有閱讀區(qū)的三十余冊風箏專題圖書、繪本,和孩子一起全面了解這項中國傳承了2000多年的老手藝吧~
04. 在山谷的懷抱里放飛風箏
帶著和家人一起親手繪制完成的風箏,在山谷里自由奔跑,與春色并肩暢行,放飛美好心愿,寄情詩意藍天,無論孩童還是成人,都可以從中收獲到無以倫比的快樂。
麻麻花的山坡風箏節(jié)
活動詳情:
▼
活動時間:2019年4月1日-5月31日
活動地點: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南峪村
行程安排:
DAY1:
14:00~15:30,抵達麻麻花的山坡入住,下午茶
15:30~16:00,前往“風箏小棧”參觀,了解風箏的前世今生
16:00~17:00,親手繪制、綁節(jié),學習傳統(tǒng)手工風箏制作
17:00~18:00,在大山的懷抱里放飛風箏
18:30, 品嘗美味的豆角燜飯晚餐
DAY2:
09:00,享用元氣滿滿的早餐
10:00~10:45,植樹(4月底截止)/挖野菜(4月中旬-5月中旬)
10:45~11:45,漫游鄉(xiāng)村
12:00,退房,回程
活動報名
搜索“隱居鄉(xiāng)里”官網,搶先預定
更多詳情請咨詢:13701281510
或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咨詢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