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76年3月8日15時許,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,一位來自遠古的客人,突然造訪了地球,它就是現(xiàn)在吉林市博物館展出的吉林隕石。
吉林隕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縣附近方圓5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內。當時共收集到較大隕石138塊,總重2616公斤,現(xiàn)被吉林市博物館收集展出。其中最大塊重1775公斤,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。吉林隕石就其數(shù)量、重量、散落范圍以及科技含量,在世界上都是罕見。經(jīng)測定,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,年齡約為46億年。
景點信息
地址:位于吉林市江南大街吉林博物館展覽大廳內
門票:10元/人
交通:乘3、30路公交汽車至吉林博物館下車即可到達景點。
住宿推薦
吉林市江城賓館
地址:吉林省吉林市江灣路4號
價格:標間 160-210元/天
聯(lián)系:0432-2162777
推薦理由: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松花江畔。冬季,門前就是觀賞中國四大自然景觀之一"吉林霧凇"的最佳境地。
吉林隕石地圖

景點相關資料
在吉林市隕石雨博物館展覽大廳里,陳列著聞名中外的吉林隕石雨標本。
隕石是指從宇宙空間穿過地球大氣層落到地面的天然固態(tài)物體(流星體),又稱隕星,常常以隕落地或發(fā)現(xiàn)地命名。隕石在大氣層中高速下降時受高溫高壓氣流的沖擊,有的隕石會發(fā)生爆裂,隕石碎塊散落地面,這種現(xiàn)象稱之為隕石雨。
1976年3月8日15時1分50秒左右,一顆重約4噸的隕石從地球公轉軌道的后方以每秒15-18公里的相對速度追上地球,似不速之客從天而降,霎時間火光熠熠,響聲隆隆;當它飛臨吉林省吉林市北郊19公里高空時發(fā)生了一場蔚為壯觀的隕石雨。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吉林隕石雨。這場隕石雨數(shù)量之多(共收集到138塊標本)、重量之大(總重量超過2700公斤)、分布之廣(東西長72公里,南北寬8公里,近500平方公里),世界罕見。其中,最大的“吉林一號”隕石重達1770公斤,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單塊石隕石。
吉林隕石是一顆有近47億年年齡、直徑約440公里的小行星的一部分。大約800萬年前,在一次劇烈的天體撞擊事件中,吉林隕石從距母體表面約20公里深處被撞擊出來,改變了運行軌道,形成了一個新的橢圓形軌道,近日點1.4億公里,遠日點4.1億公里,同地球軌道有了交叉,使其同地球相撞成為必然。1976年3月8日,吉林隕石追上地球,在高速穿過大氣層時與空氣摩擦燃燒,形成了一個耀眼的火球,強烈的沖擊波傳到地面,產(chǎn)生了巨大的轟鳴聲。受到高溫高壓氣流的沖擊,吉林隕石不斷發(fā)生破裂,在19公里的高空發(fā)生了一次主爆裂,大大小小的隕石碎塊散落下來,形成了吉林隕石雨。
隨著“吉林一號”隕石落地,落點附近翻滾著升起一股黃色的蘑菇狀煙云,高約50米。濃煙散盡,地面出現(xiàn)一個直徑2米、深6.5米的隕石坑。隕石撞擊地面,濺起的碎土塊最遠達150米,造成的震動相當于1.7級地震,這個震波被吉林和豐滿地震臺記錄下來,使得吉林隕石雨的隕落有了準確的時間記錄:1976年3月8日15時2分36秒。
吉林隕石屬石質隕石,學名橄欖石-古銅輝石球粒隕石,或高平衡鐵(H群)球粒隕石。它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有關太陽系起源、太陽星云的分餾與凝聚、行星的形成過程、小行星的演化、行星際空間的輻照歷史和隕石降落過程的物理化學環(huán)境等科學信息,是研究天體演化、生命起源、元素起源、空間技術以及其他多種學科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。通過對吉林隕石的研究,使我國在這一領域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,吉林隕石的研究成果已被公認為地外物質研究的范例。
景點圖片

吉林一號隕石,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。

吉林隕石

吉林隕石

隕石雨博物館外景
本景點最后修訂時間:2008年05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