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在线不卡国产|免费亚洲AV|亚州东京热久|久久久久女女|日韩精品欧美性爱|在线观看中文字幕|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|jjzz中文字幕|在线国产97轮奸|婷婷五月天一二三区

隱居鄉(xiāng)里·云上石屋 隱居鄉(xiāng)里·山楂小院 隱居鄉(xiāng)里·黃櫨花開 隱居鄉(xiāng)里·桃葉谷 天氣預報 地圖查詢 火車查詢 打折機票 住宿預定 站點幫助

一張牛皮演悲喜,一個戲班續(xù)傳承——2012年云南騰沖皮影戲自助游攻略

發(fā)布時間:2012年11月29日 編輯:大元 訪問:21908 評論:50條 發(fā)表評論! 糾錯!
所屬地區(qū): 云南 騰沖 適合人群: 所有人 出游難度: 輕松
適合天數: 3天 花費預算: 500元 適合時間: 全年
可信標志: (本攻略已通過所有細節(jié)核實,讀者可放心參考。)
攻略標簽: 騰沖 皮影戲 ◎切換到無圖簡潔版


(劉家寨皮影戲是騰沖皮影戲的代表  作者:肖育文)
  皮影戲起源于漢朝時的陜西,興于唐朝的山西、河南一帶,盛于清朝的河北。騰沖的皮影戲是清朝道光年間從廣東、湖南一帶流傳過來的,至今有150多年歷史。在電視尚未普及的年代,它就是村民們的"手工電影"。不論是在騰沖縣城的飯店吃飯,還是行走在和順古鎮(zhèn),都能看到皮影戲的表演招貼,有的甚至變成了路標的一部分。在這些表演招牌上,我們同時看到一個名字:劉永周。
  皮影對于劉永周來說,除了是謀生的工具之外,可能還意味著很多,要不他不會每次表演都如此投入、深情?;蛟S在每個皮影人的背后,都有著一份對傳統(tǒng)的留戀,對文化的堅守。觀者除了收獲視覺、聽覺上的雙重享受,更多的是內心的一種感動。
  追蹤"手工電影人"
  傍晚,"騰越人家"飯店的一樓已經座無虛席,人們一邊點菜,一邊靜等皮影戲開場。戲臺設在院子正對著大門的一側,四周都用木板和幕布圍了起來,人們只能看著幕布上晃動的人影暗自猜測。
  六點半,名為《龜與鶴》的故事正式上演,全程沒有一句臺詞,只有"龜"與"鶴"伴隨著或急或緩的音樂在河畔不斷地斗智斗勇,龜的機警,鶴的靈巧,把現場觀眾逗得合不攏嘴。偶爾有好奇的觀眾走到戲臺后面,掀開幕布,看表演者如何舞動皮影。

(劉永周在幕布后投入的表演  作者:佚名)
  整場表演大概20分鐘左右,慕名而來的我們不免意猶未盡。聽說下一場演出就在隔壁飯店進行,我們趕緊退掉還沒上桌的飯菜,追隨而去。這一場演出的故事名為《大救駕》,說的是騰沖名小吃"大救駕"的由來:明朝末年,永歷皇帝朱由榔被清軍逼到西南地區(qū),途經騰沖時,又餓又累,到一家飯店投宿;店家曉得客人辛苦,使出渾身解數,炒了一盤自己新近琢磨出來的小吃奉上,永歷皇帝吃后大加贊賞,考慮到這道小吃在關鍵時刻救了自己的急,于是賜名"大救駕"。表演者的旁白、唱腔帶有騰沖口音,但因為配有字幕,外地人看起來也完全沒有障礙。事實上,騰沖方言的口音與華北地區(qū)相近,并不難懂。而且,北方人多是"聽戲",重唱腔,而南方人多是"看戲",更重表演。
  表演結束,我們不禁跟著人們跑到幕后觀看,一個六十出頭、穿著對襟衣服的漢子正在教三個女孩子如何收拾。有個小姑娘說想摸摸看,他便把皮影遞了過來。他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劉永周。
  據朋友介紹,劉永周是騰沖皮影的最后一代傳人,憑借精湛的皮影制作和表演多次獲獎。他還是云南省文化廳認證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,在滇西小有名氣,曾受邀攜皮影作品參加中緬建交55周年"中國文化月"的展覽。
  劉永周年輕的時候,跟隨父親制作、表演皮影,經常從年初忙到年尾。過去,有廟會的地方便會有皮影戲表演,哪里遇到了干旱、水災或者瘟疫,村民們也會請他們過去唱上幾天。為了演好皮影戲,劉永周和父親曾到河北、山西一帶取經,取長補短?,F在,劉永周能夠演繹200多個劇目,從上古時代的《封神演義》到明清小說,再到為商業(yè)公司量身定做的《翡翠傳奇》等,有些劇目要連著唱上七八天才能表演完。

(吹拉彈唱的老藝人都是當地農民  作者:肖育文)
  除了在縣城和幾家公司合作演出,劉永周主要的演出舞臺還是他所住的寨子——騰沖縣城以北35公里的固東鎮(zhèn)劉家寨,那里有獨立的戲樓、十幾個能幫他吹拉彈唱的老伙計,還有他的幾十箱皮影道具。我們跟劉永周約定,次日到他所住的劉家寨看一看。
  來到劉家寨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香古色的牌坊,寫著"騰北重鎮(zhèn)"四個大字。劉永周年輕時學過繪畫、雕塑,這牌坊兩側的壁畫便出自他手,一個是劉邦登壇拜將,一個是三英戰(zhàn)呂布。之所以把這兩個故事畫在這里,可能跟主人公都姓劉有關吧。
  劉永周家的大廳里掛滿了文化部、云南省政府、地方市縣頒發(fā)的各種獎狀,還有云南一所高校聘他擔任客座教授的證書。院子一角有個小姑娘正在給剪刻好的皮影著色,那是劉永周的一個親戚。她正在畫的是一個形體超過50厘米的大皮影,不過沒有綴結(聯(lián)結不同皮影的一種紐扣),不會活動,主要是供愛好者買去收藏。
  劉永周把家里幾套精美的皮影靠子(即已經完工的皮影人物造型)搬了出來,一一掛在院子的繩索上面,其中有一套便是在第二屆全國木偶皮影比賽中獲得"造型制作獎"的《大鬧天宮》,人物造型簡單而不失生動,再經表演者的巧手一撥弄,仿佛活了過來。
  最后一個表演者和最后一個觀眾
  曾有媒體形容劉永周的表演團隊:這是云南唯一活著的皮影戲班。
  近幾年,看皮影的人漸漸少了,劉永周表演的場次也從一年上百場銳減到二十幾場,平均月收入不足千元。兒孫們都改做其他行業(yè)了。除了一些老人在農閑時節(jié)幫著客串一下,劉永周只有一個固定的表演搭檔--曾經一同拜師學藝的村民劉定三。當他提出我們可以1200元包下一場表演的時候,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。劉定三有事不能參加演出,劉永周說:今晚只能唱獨角戲了。演出劇目,是他的經典之作《七郎之死》。

(戲如人生  作者:佚名)
  晚上八點多,騰沖的天空才慢慢黑了下來。兩層樓高的皮影戲樓與劉氏宗祠隔路相望,設在宗祠里面的村委會大聲地放著廣播喇叭,不時重復一下今晚有皮影戲表演的通知。此刻,作為看臺的馬路空蕩蕩的,只有我一個人,但是劉永周胸有成竹地說:再過一會兒,再過一會兒,人們吃完飯,看完電視,就過來了。
  劉永周在幾個老伙計抬著工具,上了戲樓拾掇著,把皮影一一組裝好,再掛在繩子上。忙活了大半個小時,旁邊漸漸聚攏了不少村民圍觀??扉_場時,戲樓前面果然已站了不少人,其中一個老人帶了一條長凳,做持久觀賞之打算。
  一開始,表演進行得并不理想。劉永周的嗓子有點嘶啞,唱詞也有些忘記了,唱到一半會停頓一下,重復幾聲,好像唱片卡殼了一般,惹得底下一片哄堂大笑。坐在路邊欄桿上的孩子學著他的唱腔,彼此笑鬧著。我從村委會借了把椅子,作為唯一的外來客,坐在觀眾中間顯得十分另類。好在我的存在并未影響村民們的正常交流:左邊一群老先生討論著皮影戲在寨子里的發(fā)展歷史;右邊一群婦女熱烈地交換育兒心得;后面一群小孩在追逐打鬧,不時發(fā)出開心的笑聲;旁邊一個籃球場上,幾個從傍晚就活躍在那里的少年依然精力旺盛,絲毫不為這邊的熱鬧所動,倒是運球的聲音不斷傳入我的耳膜,讓我的思緒從舞臺上游離。
  顯然,寨子里的廣播通知對聚集觀眾起了作用。這場表演對于村民來說,更像是一個社交的平臺,功能有如趕集。我靜坐其中,專注地仰望著幕布上的人物飛動--并非我對皮影戲的興趣有多么濃,而是我想不出有什么辦法可以融入周圍的熱鬧當中。

(著色是皮影制作十分體現功力的一步  作者:肖育文)
  臺上演出的故事,情節(jié)并不復雜?!镀呃芍馈肥恰稐罴覍ⅰ分械慕浀湟荒?,說的是楊七郎隨父兄出征,被遼兵圍困在兩狼山的山谷,經過幾番死命突圍才得以逃出包圍圈,向主帥潘仁美報信求救;潘仁美的小兒子潘豹曾被七郎打傷,最終不治身亡,潘仁美在關鍵時刻公報私仇,下令將七郎綁在樹上亂箭射死;不想七郎是雷神轉世,箭射不進,有人獻計說,只要把七郎額頭的皮割開,遮住他的眼睛,便可以破了他的神通;就這樣,楊七郎被射成了刺猬,據說僅頭部便中了72箭……這一段的表演最為精彩,從拉弓取箭,再到箭插入身,無不活靈活現,與電影無二。
  我轉到樓上的后臺去看劉永周。他一個人在操縱皮影,旁邊圍坐著七八個幫忙的,有的敲大鑼,有的拉胡琴,有的敲梆子,有的打小鼓,有的遞皮影……接下來的情節(jié)是哭七郎,只見劉永周手舉皮影,雙目緊閉,低頭吟唱,愈唱聲音愈嘹亮,也愈加悲愴,仿佛就要哭出來一樣,聽得我心里都跟著一陣陣難過。此刻,整個后臺再無一點噪雜,旁邊一直嗑著瓜子的年輕人也停住了手,靜靜聽著。
  從后臺出來,發(fā)現戲樓前的人不知何時已經走空了,而此時離演出結束尚有20多分鐘。"交際"的目的達到,觀眾們散去時應該是心滿意足的吧。我坐在唯一剩下的那張椅子上,聽著無限悲涼的唱腔在空中回蕩,心想幸好表演者與觀眾隔了一層幕布,可以少受許多打擊。天上,上弦月早已懸在中央,發(fā)出清冷的光。地上,只剩下最后一個表演者和最后一個觀眾。
     (文字作者:陳賜貴)


影人的頭靠,多采用側面刻鏤五分臉  作者:肖育文

皮影戲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耐心  作者:公主之駒

最讓劉永周感嘆的是皮影技藝后繼無人  作者:肖育文

制作工藝需要皮影藝人在刀工上投入畢生精力  作者:肖育文

現在能看場原汁原味的皮影戲已是奢侈的事  作者:公主之駒

幕布后的世界  作者:肖育文

每年固定三天的皮影表演使村子熱鬧起來  作者:肖育文

劉永周與皮影戲  作者:佚名

劉永周希望孫子繼承劉家世代相傳的皮影技藝  作者:肖育文

一些年輕人對皮影戲也表現出了興趣  作者:臨山居士

皮影靠子同時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  作者:重走霞客路

劉氏的馬身特別精細  作者:noodle

不同劇目需要不同的靠子  作者:佚名

騰沖皮影戲景點介紹


(劉永周的經典劇目是《七郎之死》  作者:肖育文)
  騰沖皮影戲,又稱皮戲、燈影子,有據可查的歷史已有一百四十余年。和中國其它地方的皮影戲一樣,騰沖皮影戲幾乎集中了剪紙、窗花、門畫、工藝美術、雕刻等所有的中國造型藝術,和地方戲、相聲、口技等傳統(tǒng)表演藝術。在民國初年至抗戰(zhàn)前期,騰沖皮影表演極為興盛,名噪一時的皮影戲班子最多時曾達80多個,并衍生出東西腔體兩大類。
  云南騰沖皮影戲屬于中原皮影,同時又融入了地方文化和藝術,在唱腔和手工制作上都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,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和藝術魅力。
  騰沖,古稱騰越,位于滇西邊陲,西部與緬甸毗鄰。騰沖是著名的僑鄉(xiāng)、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。由于地理位置重要,歷代都派重兵駐守,稱之為"極邊第一城"。境內有傣、回、傈僳、佤、白、阿昌六種世居少數民族,還有中國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熱溫泉。
  地址: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騰越古城

騰沖皮影戲藝術特點
  皮影戲戲組
  騰沖皮影演出組織以村為單位,叫作"堂",它相當于一個村寨的皮影戲組。目前,騰沖最有影響的是固東劉家寨的皮影班子。這個戲班在老藝人劉定中先生的傳授下,不論在唱腔、表演、音樂、圖象、靠子(皮人)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創(chuàng)新。還先后多次參加了縣、市、省的民間藝術展演,深受觀眾和行家稱贊。其中劉家寨目前的主要負責人劉永周,是騰沖遠近聞名的皮影藝人,也是劉家寨皮影的扛鼎人物。

  劉家寨皮影戲班
  劉家寨的皮影戲是騰沖皮影戲的代表,也是騰沖后期皮影藝術的傳承地和流傳源頭。在100多年的發(fā)展演變中,成績斐然,大大豐富和發(fā)展了騰沖本土的文化藝術。
  現在劉家寨皮影的主要負責人劉永周和劉定三,是劉家寨皮影的第四代傳人。劉家寨皮影戲班在藝人劉永周、劉定三兩家四代人的相繼經營,革新和完善下,皮影的制作及表演技藝日漸成熟,注重突出其唱腔的地方特色,大量吸收當地民族民間歌調,經過加工提煉,形成了高亢、悠揚、熱烈的藝術風格。在對白中,還揉進了一些地方俗語、俚語,使其妙趣橫生。
      戲班里的藝人平時是地道的農民,夏種秋收,使牛耕田,均是行家里手。每年栽完秧后,他們就舞弄起心愛的皮影,在村里進行三天的皮影戲表演,以"保境祈豐",既熱鬧了氣氛,使人心神怡悅,這種習俗成為劉家寨的傳統(tǒng)習俗,也使劉家寨的皮影戲得以完整保留。
  近年來,受影視、錄像、互聯(lián)網的沖擊,皮影的活動圈子越來越小,觀眾越來越少,皮影組織逐步改散,藝人紛紛改行。時至今日,真正能進行皮影制作和表演的,僅存固東劉家寨皮影隊,被稱為云南唯一活著的皮影戲班。

(劉家寨戲班也常被邀請參加大型演出  作者:佚名)
  皮影戲劇目
  騰沖皮影戲的劇目多取材于傳奇、演義、民間故事等,以《三國》、《列國》、《封神》、《西游》居多。隨著不斷地流傳發(fā)展,其劇目約計三四百出,其中以《說岳》、《楊家將》、《三狹五義》、《包公案》、《長坂坡》、《萬花樓》最為流行。另外,居于姓氏本家的關系,劉家寨喜歡唱漢劇。除了傳統(tǒng)的劇目之外,由于皮影的發(fā)展、政治文化的需要,騰沖皮影戲出現過許多時代性較強的新劇目,如《白毛女》片段《扎紅頭繩》、《邊縱到騰沖》、《邊寨小哨兵》、《騰沖抗戰(zhàn)》、《大躍進》等。

  皮影戲唱腔
  騰沖皮影的唱腔有男腔、女腔、走馬腔、喊云腔、悲板等。由于地域及語音的差異,在表演的唱腔上分為兩種各具特色的流派,即"東腔"和"西腔"。東腔出于"東練"(洞山、勐連一帶),西腔出于"西練"(固東、明光、瑞滇、古永一帶)。東腔圖像高大、莊重、明晰,音樂和緩幽雅;西腔則圖像小巧精美,操作靈活,音樂緊湊輕快,表演具有濃厚的鄉(xiāng)土情趣。相比而言,東腔以古樸大方見長,而西腔則以靈動機巧取勝。
  現存的騰沖皮影戲班一般只使用"西腔"。總體而言,騰沖皮影戲在表演方面,唱腔少念白多。唱腔的調式就是以上所述的幾種固定的形式。念白占了很大的比例。

  皮影戲耍把
  皮影戲中的"耍把"表演是指皮影藝人在屏幕后操作把桿進行皮影表演的技巧。耍把又分單把、雙把和花把。耍花把又叫做串花燈,是一種高超的技巧,多用于《四女將大戰(zhàn)木花姑》、《孫悟空大鬧天空》等復雜劇目,迄今少有人能掌握這種技巧。一般的皮影藝人只能耍單把或雙把。目前騰沖皮影戲的耍把以雙把居多,常常一人就能分飾兩角,形成銀幕背后的"獨角戲"。

騰沖旅游景點
      騰沖火山國家公園
  騰沖火山國家公園有"天然地質博物館"之譽。這里集中分布在和順、馬站一帶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,構成了一個龐大火山群景觀,是典型的第四紀火山,也是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(qū)之一。
  騰沖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,其中火山口保存較完整的火山達23座。騰沖縣城即坐落在來鳳山火山流出的熔巖上,在縣城西北10多公里的馬站村附近火山較為集中。區(qū)內火山類型多樣,火山堰塞湖、火山口湖、熔巖堰塞瀑布、熔巖巨泉等景觀十分豐富,構成中國規(guī)模最大的休眠期天然火山博物館。
  交通:騰沖縣城有中巴前往馬站,車費10元,下車后再步行大約1公里可到公園。

(騰沖熱海大滾鍋  作者:山哥)

  騰沖熱海
  騰沖熱海位于騰沖縣城西南20公里處,面積約為 9平方公里,較大的氣泉、溫泉群共有80余處,其中10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℃以上,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涌。世界上有溫泉的地方很多,但像騰沖熱海這樣面積之廣、泉眼之多實屬罕見。境內有沸泉,氣泉,噴泉,溫泉群88處,每一泉群又有若干熱水熱氣出露,其中,位于全縣地熱區(qū)高溫中心的熱海。其景觀,水溫,涌出量全縣之冠,有"一熱海之"美譽,為國家級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(qū)中最重要的景點之一。
  交通:騰沖縣城到熱海有專線旅游車,票價5元。

  和順
  和順位于騰沖縣城以西3公里處,其名源于"云涌吉祥,風吹和順"的詩句。自古以來,這里就是一個文化發(fā)達,人杰地靈的地方。這里的風光如詩如畫,許多電影導演、攝影師、畫家都喜歡到這里取景、寫生。
  門票:每人次80元。一票通,各景點驗票。
      詳情請查看鏈接:http://www.casasissi.cn/route/5983/

騰沖皮影戲出游地圖



騰越古鎮(zhèn)及劉家寨方位示意圖

騰沖皮影戲當地交通

  騰沖的交通并不很發(fā)達,所以要費一些周折。如果是從昆明直接去騰沖,路上要走700公里,不過可以經過大理、保山,可以一路游覽下來。另外最快捷的一條路線就是做飛機從昆明到保山,然后轉汽車到騰沖縣城。

公路
  騰沖有兩個汽車客運站:旅游客運站和城東老客運站,隔街相望。旅游客運站電話:0875-5161526   咨詢電話:0875-5161528
  騰沖旅游客運站的車輛班次比較多,這里也是滇西的終點站。每天從昆明、大理、保山都有直達騰沖的長途汽車。老客運站主要是發(fā)德宏州方向的班車。
  昆明方向:昆明到騰沖約650公里,昆明西部客運站每隔半小時發(fā)一班去騰沖的客車。路程9小時,票價約270元。昆明西部客運站訂票電話0871-3554502(節(jié)假日需提前買票)。
  保山方向:保山到騰沖168公里,流水線發(fā)車,車程約3小時。保山新客運站電話是:0875-2122312
  大理方向:大理距騰沖約350公里。大理有兩個汽車站,大理白族自治州長途汽車站每天有兩趟車往返騰沖;大理客運站每天有三趟車往返騰沖。

鐵路
  騰沖目前暫無鐵路經過,只有乘坐火車到昆明,然后坐客車到騰沖。詳情可查詢鏈接:http://train.qunar.com/station.htm?fromStation=%E6%98%86%E6%98%8E&ex_track=bd_aladding_train_s1_chezhan

航空
  目前騰沖已有飛機場,乘坐飛機往返騰沖是最便捷的。騰沖駝峰機場位于距騰沖縣城外的清水鄉(xiāng)駝峰村,現在開通北京、成都、昆明、廣州、麗江、重慶、西雙版納等往返航班,國內其它地區(qū)可以經昆明中轉,然后往返騰沖。
  由于昆明往返騰沖的航班比較多,所以其它城市的游客可以都會選擇到昆明中轉去騰沖的,昆明至騰沖的航班只需要50分鐘的時間。因此此線航班的機票持續(xù)緊俏,打折幅度不大。
  機場大巴路線:范家坡頭——騰沖駝峰機場。票價10元??h城早班車發(fā)車時間是7點30分,末班車是22:00分,機場早班是8:00。騰沖??奎c是范家坡頭"騰沖明天會更好"的環(huán)島。
  出租車:從縣城打的往返騰沖機場30元左右,不打表,上車跟司機議價。

縣內交通
  公交:縣城有5條公交,旅行者常用的可能是連接旅游客運站和老城區(qū)的2路公交車,1元投幣,末班車時間約晚上8:00。
  出租車:不打表,上車先議好價??h城內短途5元,稍遠10元,到和順15元,夜間價格上浮。
  包車:面的或普通小汽車,一天一般不超過200元,黃金周例外。(若有司機中途提出帶你去逛翡翠店,最好婉言謝絕。)
  租自行車:在騰沖縣政府、騰沖一中邊、騰越文化園可租到雙人騎自行車;工人文化宮對面可租到單人騎自行車。騰沖縣城不大,縣城人口不多,騎車在縣城逛逛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騰沖皮影戲當地住宿

  在騰沖住宿有兩種選擇,一種選擇住在騰沖縣城里,住宿條件較好,價格會稍微貴一點;另一種選擇是住在騰沖和順古鎮(zhèn)里,這里有青年旅舍和各式旅館、客棧等,非常適合背包族,價格相對便宜一些,旅游旺季價格會有浮動。推薦住宿:

  1.騰沖世紀金源大飯店
  推薦理由:擁有54洞高爾夫球場,更可一覽北海濕地勝景。而且每個房間可以提供24小時地下溫泉。
  地址:騰沖縣騰越鎮(zhèn)觀景大道1號
  電話:0875-5899999
      價格:標間458元/間
  網址:http://www.empark.com.cn/tc01/

  2.和順總兵府客棧
  推薦理由:位于和順古鎮(zhèn)和順小巷內,早上走出房間在露臺上的躺椅上小憩片刻,野鴨白鷺荷浪金稻盡入眼底,比較超值的體驗。
  地址:騰沖縣和順古鎮(zhèn)
  電話:0875-5150288

  3.騰沖國際青年旅舍
  推薦理由:旅舍位于滇西最大私家花園玉泉園內,正處騰越古鎮(zhèn)中心。適合廣大驢友。
  地址: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玉泉園。
  電話:0875-5198677
  價格:床位30-40元/人,標準間130元。

騰沖皮影戲當地飲食


(騰沖美食  作者:bb騏)
  騰沖的口味在云南算是獨樹一幟的,它完全區(qū)別于滇味,具有油而不膩、酸辣有度、香而爽口的特點。騰沖風味的家常菜以酸辣為主,用得最多的佐料是酸大筍、干腌菜、臘腌菜、水腌菜、糊辣子、糟辣子、小米辣、咸菜等調料,都是獨具特色的騰沖特產。推薦飲食:

  1.玉泉園餐廳
  推薦理由:餐廳環(huán)境古香古色,小橋流水的江南建筑風格,園內百余間古代建筑風格的房屋成街、成市,院落成群。用餐之余,絕對值得在這里游覽一番。周末還經常舉行傈僳族篝火晚會,你可以領略傈僳族精彩的上刀桿下火海表演。
  地址: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新聞路。
  電話:0875-5090396
      價格:人均80元

  2.越州食府
  推薦理由:這里的菜品主要是本地特色和粵菜,且菜品很好。每晚7點左右都有一場劉家寨皮影戲班的皮影戲表演。
  地址:騰沖縣騰越鎮(zhèn)內
  電話:0875-5192289
      價格:人均50元

  3.林云夜市
  推薦理由:林云夜市位于縣城中心,交通便利,是騰沖規(guī)模最大、環(huán)境最好的也是。騰越阿波小吃、龍江傣味撒撇等二十多家風味小吃店匯聚于此。
  地址:騰沖縣騰越鎮(zhèn)天成社區(qū)光華小區(qū)67號(縣人民醫(yī)院正門往北100米)

(騰沖美食及特產  作者:wz8917)

當地美食及特產
      
騰沖小吃五花八門,種類之繁多在整個云南都名列前茅,單騰沖餌絲就有近十種做法,還有原生態(tài)的各類昆蟲席,可謂各具特色。比如大救駕(炒餌塊),就是云南人耳熟能詳的一道美食,來此不可不嘗。推薦小吃:

  騰沖餌絲:騰沖餌絲采用當地特產漿米加工制作而成,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,為騰沖本地和外來客人所普遍喜愛的一種方便小吃。餌絲一般有煮吃和炒吃兩種吃法。

  大救駕:即騰沖炒餌絲配"青龍過海湯"。將餌絲切成塊片,加以新鮮肉片、西紅柿、雞蛋、香菌、嫩綠豌豆尖及蔥花、醬油等作料用油鍋猛火炒熟即可。(這種吃法在騰沖非常普遍,任何一家餐館都可吃到)

  青龍過海湯:用開水沖泡干腌菜,加入鹽巴、辣椒及搗姜塊,再放上三兩截大蔥,置海碗內,便是著名的"青龍過海湯"。

  雞樅:雞樅是一種美味山珍,有"菌中之王"之美譽。肉肥碩壯實,質細絲白,味鮮甜脆嫩,清香可口,可與雞肉媲美,故名雞樅。騰沖肥厚的火山灰土地豐富的降水,為雞樅的生長創(chuàng)造了良好的條件。

  果脯蜜餞:騰沖果脯選用梅子、芒果、山楂、木瓜、李子、楊梅等鮮果原料,生產出具有京味和廣味的甘草芒果、話梅、檸檬李、開胃山楂、山楂片、蜜糖木瓜等30多個產品,各種亞熱帶、溫帶果脯幾乎應有盡有,味道各具特色。

  干腌菜:騰沖人家家會制干腌菜,人人愛吃干腌菜。干腌菜酸味可口。干腌菜可以可涼拌食用,在酸湯魚和"青龍過海湯"中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茶油:茶油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和藥用價值,是一種滋補保健的高級植物油。

  騰沖玉器:騰沖是我國最靠近緬甸翡翠原產地的地區(qū),是一座有著600年翡翠加工歷史的"翡翠城"。騰沖人發(fā)現了翡翠,并首開翡翠加工貿易先河,成為了東南亞珠寶玉石集散地,造就了騰沖的商貿繁榮。

  藤編:騰沖藤編手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?,F在騰沖藤編產品有方單椅、藤蔑床、藤桿沙發(fā)、午睡椅等十余種。方便、耐用、美觀。

騰沖皮影戲行程規(guī)劃

  目前騰沖只有劉家寨皮影戲班仍然在表演,劉家寨皮影戲班每天晚上都在“越州食府”和“騰沖人家”兩家餐廳免費演出,時間不定,一般是晚上7點左右。若想看一場正統(tǒng)的皮影戲表演,可以到劉家寨包場,價格不一,依劇目議價,一般為1500元左右,屆時,皮影戲班子會集合戲班內的老藝人在本村上演一場傳統(tǒng)真實的騰沖皮影戲。
  騰沖有著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,看完久遠的皮影戲藝術,品嘗了騰沖美食,剩下的就是走在滇西大動脈上,偷閑聽聽云南的心跳,體驗這個邊陲小鎮(zhèn)的悠閑清靜。游覽火山公園、爬火山口,感受火山地貌;去北海濕地,乘船游蕩,看漂浮的草;泡地熱溫泉,或體驗和順古鎮(zhèn)深深的文化底蘊。

皮影戲演出小貼士
    現在很難再看到原汁原味的騰沖皮影戲,劉永周每年只能在一些廟會上演出幾場。但在每年栽完秧后(約4、5月份),劉家寨皮影戲班會在村里進行三天的皮影戲表演,以"保境祈豐"。另外,騰沖永周皮影作坊是劉家寨皮影戲班子制作皮影靠子的作坊,除了銷售所制作的皮影靠子,同時也接演各種皮影戲演出,考察旅游的朋友如果想看皮影戲,或者想找劉永周本人演出,可以找騰沖永周皮影作坊。騰沖永周皮影作坊電話:15925590718   15877972385   

 

騰沖皮影戲其他信息


(劉永周在表演《大救駕》 作者:重走霞客路)
騰沖皮影戲的發(fā)展歷程
  皮影戲藝術發(fā)祥于我國陜西、山西、河南交匯的黃河流域,因其貼近生活、貼近現實、貼近廣大民眾,所以流傳甚廣。云南騰沖皮影屬于中原皮影風格,由中原地區(qū)傳入。由于傳人的時間說法不一,只能通過對騰沖著名皮影戲班的梳理,給一個大致的發(fā)展歷程。

  1.甸苴壩頭
  騰沖最早的皮影業(yè)是產生于道光十年和咸豐二年的固東鎮(zhèn)甸苴鄉(xiāng)壩頭的張家寨和李家寨的兩個皮影戲班,這兩個皮影戲班分別以張老闊和李老白為代表,俗稱"神戲班"。在全縣曾名噪一時,演遍了全縣各村各寨,大大傳播了皮影戲制作和表演技藝。
  張老闊真名為張國玉,是騰沖皮影有史可考的最早的皮影藝人之一。據其墓志記載"張公國玉,生于清嘉慶八年,幼習技藝,長繼班聯(lián),寬宏大量,才堪于世,享年八十余壽。"
  李老白原名李登,元由于其唱詞清楚明白,故被人稱為"李老白"。其子李志興繼承發(fā)揚了該戲班。1940年,李志興夷方表演歸來,不幸染瘧疾死亡,其戲班無人繼承,致使該地皮影業(yè)失傳。

  2、固東劉家寨
  固東劉家是清初由江西遷入騰沖縣固東鎮(zhèn)順利鄉(xiāng),其祖先名為劉崇貴,原本不從事皮影業(yè)。至清光緒六年,劉家寨的太學士劉登岸、僧綱師(相當于佛教學會會長)劉金斗拜固東鎮(zhèn)甸苴鄉(xiāng)壩頭的李老白和張老闊為師,學習皮影技藝,創(chuàng)建了劉家寨皮影戲班,并形成一種獨特固定的唱腔--西腔;其戲班第二代繼承人以劉尚榮、劉興順為代表,并以文言唱法為主要特征;第三代以劉定中為該戲班主要領導人物;第四代是劉永周、劉定三、劉定旭、劉定彩、劉定強、李興逵、李助興、劉上潤等組成的家族式皮影社團,該團的制作和表演代表了當前騰沖皮影戲的最高水平,主要以中老年的年齡結構,為騰沖皮影戲的發(fā)展做著杰出的貢獻;第五代是劉安平、劉安逸等青年一輩,該代正在第四代人的帶領下,發(fā)展壯大,日趨成熟,成為騰沖皮影的繼承者。
  劉家寨的皮影戲是騰沖皮影戲的代表,也是騰沖后期皮影藝術的傳承地和流傳源頭,在100多年的發(fā)展演變中,成績斐然,大大豐富和發(fā)展了騰沖本土的文化藝術。

  3、洞山綺羅村
  綺羅皮影班是騰沖洞山區(qū)綺羅鄉(xiāng)黃家巷皮影戲演出組織,師承劉家寨皮影戲班。該班正式組建于清光緒十五年。在此之前,有黃順中、李作仁、段大丙等人先后到皮影戲西腔之鄉(xiāng)劉家寨拜師學藝,根據從劉家寨得來的靠子模仿制作本地靠子,并積極排練演出,最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--"東腔"。
  班子大致分為兩代:第一代以黃順中為代表的學習引進派;第二代以黃連山繼承的改良派。
  在黃連山時代,該戲班與劉家寨皮影戲班齊名?,F因其家庭問題,后繼無人,洞山綺羅皮影戲班不復存在。

  4、中和民振
  中和鄉(xiāng)民振皮影戲班師承劉家寨皮影戲班第三代傳人劉定中。緣于1948年劉家寨戲班到中和鄉(xiāng)進行串演,中和民振李家遂向劉定中學習皮影技藝,而逐漸形成該戲班。該戲班在一代人中形成、發(fā)展至消失。
  該班的創(chuàng)新意識比較強,于1987年開始對靠子的制作進行改革?,F在,該戲班只有80高齡的李本剛和李本宏還健在,"要把"的表演技術已經沒有了繼承人。中和民振皮影戲班名存實亡。

  5、小西油燈莊
  小西鄉(xiāng)油燈莊皮影戲班是向劉家寨購買皮影靠子而學習發(fā)展起來的皮影戲班,至今仍活動于小西鄉(xiāng)的各村寨,也是一支業(yè)余的皮影戲班。該戲班不以皮影戲為業(yè),只在農閑暇之余進行活動。與其他鄉(xiāng)寨的皮影戲班不同,該戲班還吸收了女性成員。在皮影戲的表演耍把中加入了女聲的表演。
  騰沖皮影藝術除上述幾個地方存在之外,瑞滇的河西、荷花、曲石等都曾經擁有精良、靈活的皮影藝術。騰沖西腔體與東腔體的皮影戲班,在該縣淪陷前(1942年)發(fā)展到了72余堂,劇目共有300多個,有一整套歷史傳說故事,其中以《封神演義》的改編的劇目居多。但是,由于"文化大革命"的銷毀和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,大多數皮影戲班已逐漸消失或名存實亡,不成規(guī)模了。

騰沖皮影戲的表演特點
  騰沖皮影戲由于地理環(huán)境、文化差異的影響,從而在中原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融入了多元文化,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點。

  1.唱腔
  騰沖皮影戲在表演的唱腔上分為兩種:一種是由劉家寨皮影戲班根據當地方言俗語加入民間小調、洞經音律等形成的固定唱腔--"西腔"。一種是綺羅皮影班將洞經音樂漸漸溶人其唱腔和音樂之中,伴奏器樂增加了蕭、弦和嗩吶,演唱多以滑音出現,有別于劉家寨的西腔的唱腔--"東腔"。
  西腔的流傳區(qū)域較廣,除了綺羅地區(qū)運用"東腔"唱腔外。其他皮影戲班一律用"西腔"。東腔悠揚婉轉。西腔高亢激越。
  如今,隨著綺羅皮影戲班的不復存在,"東腔"幾乎沒有人唱了。資料上也只存一首東腔曲調--《風吹海水浪悠悠》。
  現存的皮影戲班一般只使用"西腔"。在"西腔"中又分為走馬腔、女腔、悲板哭腔、喊云腔等調式。走馬腔屬于背景音樂過門調,只有伴奏沒有演唱。一般用于人物出場等場合。
  男腔即為以男聲為演唱主體的調式。
  女腔則是以女聲為演唱主體的調式,以轉調為其特點,一般由F調轉C調,從而擴寬了音域。
  但是,由于騰沖皮影戲歷來被賦予了神圣的力量,女子不能參與皮影戲的表演,造成了真正女腔的缺失。在表演到女腔時往往就讓男子以假嗓翻高八度來演唱。這種用男聲來詮釋女腔的唱法又被稱為"子嗓"。
  哭腔、悲板是用于哭戲中的,以其悲愴的藝術感受來調動全場的氣氛;
  喊云腔則是用于班師回朝的場面,恢弘而有氣勢。
  另外,武排班(武官出場的音樂)和文排班(文官出場的音樂)也有不同,形成各自不同的風格。主要以旋律為主而較少演唱。騰沖皮影戲配有低胡、中胡、高胡、板胡、絲弦、三弦、笛子及醒木等。騰沖皮影藝人不懂簡譜,在學習和使用唱腔樂器方面主要得緣于傳心授的"的得譜"和"鋃鐺譜"。"的得譜"和"鋃鐺譜"是用于記音而形成的兩種類似簡譜的記憶口訣。"的得譜"產生于劉金斗時代,"的得"是模仿二胡聲的擬聲,通過對這種模擬的表述而形成此譜。"鋃鐺譜"則產生于劉尚生的時代,隨著三弦的加入演奏,從而使得表述主體由模仿二胡聲轉到模仿三弦聲,形成"鋃鐺譜"。
  總體而言,騰沖皮影戲在表演方面,唱腔少念白多。唱腔的調式就是以上所述的幾種固定的形式。念白占了很大的比例。

  2.劇目文本
  騰沖皮影戲中稱劇本為"橋丹",每個戲班都存有一些劇本。但在實際的傳承中",橋丹"并沒有占重要的地位。這取決于騰沖皮影戲在表演上強調即興詼諧的原則。表演是隨興的,可以是表演者的有感而發(fā),也可以是表演者的杜撰,表演者往往忽略劇本,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加入時代的語言、自己的見聞及感受,從而將騰沖皮影戲的真正魅力充分的表現出來。如:在語言上出現用"扣除你的生產糧"來替換"嚴懲不貸",達到了貼近生活,愉悅鄉(xiāng)民的效果。
  除了依照情節(jié)發(fā)展所說的念白,在表演中還出現大量的固定套語,在風格的統(tǒng)一和特色的形成上發(fā)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。如:
  "柳蔭栓戰(zhàn)馬武將夜談兵。"--用于戰(zhàn)事籌備階段的場合。
  "威風凜凜坐將臺眾將文武兩邊排。"--用于將帥騎坐騎時。
  "萬歲圣旨記心上萬馬軍中把路開。"--用于作戰(zhàn)的場面。
  皇帝出場也有特定的語言套路。以此渲染莊嚴磅礴的氣勢。如"太陽一出照昆侖,一層山來一層人。萬里河山人保定,文武將官功勛成。"

(劉家寨皮影雕刻精美,裝飾味濃  作者:臨山居士)

皮影靠子制作程序
  皮影制作是一種繁復精細的過程,不僅對雕刻工具有著較高的要求,更重要的是制作工藝往往需要皮影藝人在創(chuàng)新、刀工等方面投入畢生的精力。通過一百多年來眾多皮影藝人的努力,騰沖皮影制作技藝精湛,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。

  1.制作材料
  一般以黃牛皮為主,有些時候也用羊皮。

  2.制作工具
  蠟版、刻刀、錘、銼刀、鏟刀、剪刀、錐子等。
  其中蠟版需要皮影藝人自己制作。先用用木板制作成方行的模版,再用苦竹灰、茶花蕊、壩子油、蜂蠟等配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,以小火熬成漿汁,最后倒入模版中冷卻形成。蠟版在皮影的制作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皮影靠子的純凈與否取決于該蠟版的優(yōu)劣,如若配料比例不當,在雕刻的過程中就會出現蠟油粘刀、靠子染色等問題。
  在日積月累的雕刻過程中,皮影制作藝人有了一套自己的制作口訣,在實際操作和技藝傳授中都取到一定的積極作用。如"先刻頭帽后刻臉,再刻眉眼鼻子尖,服裝發(fā)須一身全,最后整裝把身安,刻成以后再上色,整個制作就算完。彎彎眉,細細眼,櫻桃小口一點點,圓額頭,下巴尖,不要忘記刻耳環(huán)?!?

  3.制作工序
  制皮。清水或石灰水將牛皮浸泡松軟,在四周鉆孔穿繩,繃緊在框架上,待其晾干后再用刮刀刮去鬃毛、浮皮和殘肉。然后進行兩面削皮,再用打磨機進行打磨,以增強皮子透明度。
  畫稿。按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個性設計出不同的形象。
  雕刻。運用刻刀按照所畫線條進行鏤刻。一般在鏤刻影人的頭靠時,多采用側面刻鏤五分臉,使用通天鼻梁除眉、眼、外,全部鏤空;在鏤刻影人的身靠則通過鏤空細長的線條來表現大量花鳥的圖案。
  著色。著色是皮影制作十分體現功力的一步,根據不同的人物和服裝施行不同的色彩。色彩。以紅、綠、黃、白、黑為主。以淺深濃淡、勾勒烘染的手法表現不同的人物的形象和性格。
  出水。即熨平靠子。將兩塊特制的方磚用柴火烘熱,再用濕布包裹皮影靠子,夾在兩磚之間,半小時以后取出。
  罩漆。為了顏色不至脫落和增加透明度,畫完后的皮影須罩上一層清漆或膠水。
  銜接。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懈完成的,因此最后須將身體各部位用皮筋銜接。依照通常方式,一個人物在肩關節(jié)、肘關節(jié)、膝關節(jié)、腰部位進行銜接。
  經過上述的制作,皮影靠子基本完成,一般加上兩根撐桿,皮影靠子就可以在皮影藝人的操縱下進行表演了。
  在皮影的制作創(chuàng)新上,騰沖皮影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,在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和借鑒其他藝術形式中發(fā)展求新,制造出優(yōu)秀的皮影藝術。20世紀60年代前人物靠子都是古裝打扮的側面形象;70年代,通過對皮人制作有組織的改革,出現了正面、半側面和現代人裝束的新皮人,還依據騰沖本地的風土人情,制作出了傈僳族裝束的人物形象,并使一部分皮人靠子能靈活轉動的眼睛和上下張合的嘴蜃,加強表演的生動性和表現性;80年代,皮影世家劉永周按照繪畫著色的方法,在半透明的靠子上涂上顏色,從而制作成了彩色皮影戲。大大強化了皮影靠子作為一項藝術品的審美內涵。

騰沖皮影戲當地視頻


騰沖皮影戲

騰沖皮影戲出游參考

  電影  《一個人的皮影戲》 
  透過這部電影,導演想表達兩個層面上的反思,一是從文化層面來引發(fā)大家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視,另外是個人精神層面上與大家探討關于人性的話題。
  除探討皮影發(fā)展的困境和現代人所遭遇的尷尬心境之外,《一個人的皮影戲》還展現了大量精美的皮影及其制作工藝,皮影的制作工藝極其復雜,要經歷選料、雕刻、上色、縫綴、涂漆等多道工序,制作十分考究,因此也是價值不菲。該片通過鏡頭的運用,為觀眾細膩地展示出皮影戲集剪紙、窗花、門畫、工藝美術、雕刻、傳統(tǒng)表演(如地方戲、相聲、口技等)的綜合魅力。

 

攻略制作隊伍

顧問:劉女士(劉永周的女兒) 15925590718

攝影:肖育文、臨山居士、公主之駒、重走霞客路、山哥等

行者:陳賜貴

本攻略最后修訂時間:2012年12月05日

為什么選擇遠方網攻略

1、專業(yè)的行者隊伍與編輯團隊堅持為自助游愛好者提供可靠的資訊服務,并且承諾永遠免費!
2、保證推薦每一個地方時堅持客觀公正。
3、來源鮮活,過程把關,所以你得到的信息最新鮮也最可靠。
4、發(fā)動群體的力量,讓你獲得出游攻略的同時也獲得一份當地地主的免費咨詢服務。
5、注冊為遠方網會員,您還將在每個旅游季到來時及時收到最貼心的出游推薦和指導。

遠方網攻略制作流程

為什么選擇遠方網攻略

  本站所有圖文以及視頻內容免費供網友使用,不含任何商業(yè)用途。部分圖文以及視頻并非原創(chuàng),請版權作者發(fā)現后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網站便于及時處理,聯(lián)系電話:010-69070913

more您還可以在以下媒體看到遠方網的作品

所有評論(50)發(fā)表評論

網名:
評論:
驗證碼:

more該地客棧推薦

more最近熱門攻略

按性質分類查詢攻略

人文地理(98)休閑度假(122)美食攻略(1)北京周邊(49)上海周邊(3)廣州周邊(0)